近日
泉州这片海域发生赤潮!
所有人注意啦!
图片来源:厦门快讯
新 消 息!!!
4月21日,据莆田、泉州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,莆田南日岛海域水色维持正常,泉州大港湾海域赤潮略有减弱。具体情况如下:
一、莆田海域
20日,南日岛东岱附近海域水色已连续2日无异常,赤潮生物第一优势种为无毒的细弱海链藻(Thalassiosira subtilis),最高细胞密度下降为2.82×105个/升(基准密度:6×105个/升)。
二、泉州海域
21日,惠安县大港湾附近赤潮仍在持续,赤潮海域水体呈棕褐色,面积缩小为2平方公里。赤潮生物第一优势种为细弱海链藻,最高细胞密度为1.28×107个/升,较昨日略有下降。赤潮附近海域有牡蛎养殖,目前未受赤潮影响。
爆发赤潮≠海鲜有毒!!!
由于在人们印象中,“赤潮”一词经常与“有毒海鲜”挂勾,加上多家媒体宣传,近期海鲜销量(尤其是贝类)出现了明显下滑。这对于尚未从疫情寒冬期回暖的贝类产业而言,无疑是雪上加霜。
事实上,并非所有赤潮都会导致贝类有毒。譬如今年4月福建海域发生的所有赤潮均为无毒赤潮,目前未对周边养殖造成影响,对应养殖区的海鲜依然可以放心食用!
据统计,福建省近岸海域赤潮80%以上为无毒赤潮,这类赤潮不会对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造成影响。
媒体宣传的本意也许是警示市民,但由于部分媒体和自媒体报道上的不准确,导致众多市民对海鲜产生误解,影响了贝类的正常销售,养殖户表示很无辜。
这次事件也告诉我们,公众对于赤潮的认识比较模糊,甚至存在一些误区。赤潮不是漂浮在海面上的“红色垃圾”,它的出现、爆发、消亡都与海域生物的生存息息相关。
赤潮是什么?
赤潮是一种由于藻类、原生生物或细菌大量繁殖造成的生态异常现象。这些能产生赤潮的生物,在学术上被统称为赤潮生物。
赤潮生物看似弱小,几乎很难用肉眼识别,但它们的繁殖能力很强。一旦温度、营养盐等条件适宜,它们就能迅速组建出庞大的“军队”,然后“一统江山”,形成赤潮。
△近几年走红网络的“蓝眼泪”也是一种赤潮 图:sohu.com
赤潮虽然带个“赤”字,但不代表所有赤潮都是红色的。黄色、绿色、棕褐色……都是常见的赤潮颜色。
赤潮颜色主要受赤潮生物的种类、密度及所处环境的影响。比如蓝藻产生的赤潮是绿色的,拥有碳酸钙外壳的球石藻形成的赤潮则是白色的。而同样是能造成“蓝眼泪”的夜光藻,在福建海域常见到的是粉红色,但在其他海域可能就成绿色的了。
△粉红色与绿色的夜光藻 图:P. J. HARRISON
看到这里,你是不是觉得赤潮看起来还挺“赏心悦目”的?小心,别被它五彩斑斓的外表蒙蔽了,它的杀伤力可大着呢!
赤潮的危害
赤潮可以分为有毒赤潮和无毒赤潮两种,它们危害其他生物的方式有所不同。
有毒赤潮
顾名思义,有毒赤潮可以产生毒素,从而“化学攻击”其他生物。它们的攻击途径可以归为三种:第一,直接释放毒素。第二,死后释放毒素。第三,将毒素积聚在滤食性生物(如牡蛎等双壳贝类)体内。虽然这些毒素并非来源于贝类,也并非贝类独有,但却被统称为贝类毒素。
贝类毒素可以通过食物链层层积聚,层层传递,最终危害到人类。每年因食用有毒海鲜中毒的人不在少数。因此,消费者要注意,发生有毒赤潮海域的海鲜千万不能食用!
无毒赤潮
无毒赤潮无法产生毒素,也就无法使得海鲜成为“毒罐子”。但它们能通过霸占当地海域的氧气和资源,来压榨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,可以说是霸道至极。
首先,有些赤潮生物大量密集后,可以粘附在鱼鳃上,使得鱼类无法正常呼吸,最终只能窒息而亡。
其次,大量的赤潮生物本身就会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。加上它常常漂浮在水面上,阻断了水体和空气之间的氧气交换,水下的氧气便越来越不够用了。
△2017年大亚湾海域出现无毒赤潮,逾万条鲻鱼死亡
图:人民网